奇多英雄聯盟

拿破崙的作戰兵法

拿破崙的作戰兵法以及他的主要的幾場戰遇的過程
達德商工陳金吉教官--鄒建銘教官共同編撰 陳榮慶製chinq166*ms9.hinet.net拿破崙拿破崙大事年表前言第壹節生平背景第貳節重要戰役之成敗分析第參節軍事思想之主要內涵第肆節拿破崙戰爭的要點第伍節拿破崙的成敗對後世的影響第陸節結語 拿破崙大事年表 1769年(0歲):八月十五日

拿破崙生於科西嘉島。

1773年(4歲):拿破崙入學。

1778年(9歲):十二月

離開科西嘉島

至法國本土留學。

1779年(歲):一月

就讀法國南部的歐坦中學

五月

進入布利恩陸軍幼年學校。

1781年(歲):在餐廳入口處被罰跪吃飯(受奴隸待遇)

並遭同僚憎恨

差點被丟入河中。

六月

升中尉

九月

返鄉

又參加科西嘉島獨立運動

擔任義勇軍少校為副司令官

相當活躍

但終告失敗。

1792年(歲):拿破崙返回法國

但以「怠慢隊務」的罪名

被免職。

五月

進入巴黎

八月

復職

晉昇為上尉

九月

回科西嘉島

想轉靠法國派

失敗。

與妹妹雙雙被誤認為是貴族

差點被殺害。

1793年(歲):此年開始恐怖政治

六月

拿破崙全家逃出科西嘉島

在土倫港登陸。

拿破崙擔任尼斯的砲兵連隊長

十二月

晉升為砲兵隊副司令官

在土倫攻擊戰中立下大功。

1794年(歲):二月

晉升為少將

被拔擢為義大利方面軍砲兵司令官

九月

被當成羅伯斯比派

身陷獄中

但沒多久即獲釋。

1795年(歲):八月

復職

十月

鎮定巴黎暴徒

立下大功

繼巴拉斯之後

成為國內軍總司令官。

1796年(歲):三月九日

晉升為陸軍中將

擔任義大利方面軍司令官

與約瑟芬(一七六三至一八一四年

當時三十三歲

與前夫育有二子)結婚。

至義大利尼茲亞就任。

四月

蒙提諾戰役

狄哥戰役

塞巴戰役

與撒丁尼亞政府和解。

五月

露地渡橋戰。

進入米蘭

六月

圍攻孟特霸

八月

加達湖畔戰役

九月

阿科拉戰役。

1797年(歲):一月

黎波里戰役。

二月

攻陷孟特霸

向維也納進擊

四月

佔領遼邊。

締結遼邊草約

九月

派遣奧日羅至巴黎

幫助巴拉斯完成政變

十二月

凱旋回巴黎。

1798年(歲):一月

舉行凱旋閱兵典禮

五月

埃及遠征軍出航

七月

攻陷亞歷山。

雪布雷斯戰役、金字塔戰役

八月

阿布基爾海戰。

1799年(歲):六月

巴黎發生草月政變

十二月

執政政府成立

拿破崙為第一執政

法國革命結束。

二月

亞拉里士戰役

三月

雅府戰役、亞康戰役

七月

阿布基爾陸戰

八月

拿破崙逃離埃及

十月

拿破崙在法國南部的佛雷尤斯港登陸。

1800年(歲):二月

拿破崙入丘勒里宮

五月

法國銀行創立

十二月

發生暗殺拿破崙未遂事件

一百二十名無政府主義者遭到放逐。

一月

派遣馬爾他島救援艦隊

但沒有成功

三月

埃及遠征軍奮戰

擊破登陸攻擊的英國、土耳其聯軍

五月

越過阿爾卑斯山

六月

馬倫哥會戰

埃及遠征軍的克雷貝爾司令官遭到暗殺

九月

馬爾他島的法軍向英軍投降

十二月

霍亨林登作戰開始

三日

擊破奧地利軍主力。

1801年(歲):一月

派遣埃及救援艦隊

失敗

九月

埃及遠征軍投降。

1803年(歲):五月

亞眠和約破裂

法國向英國宣戰

法軍決定不從馬爾他島撤退。

軍團採固定編制。

1805年(歲):一月

西班牙與法國結盟

八月

在布倫附近的軍隊轉進至萊茵河畔

十月

烏耳木會戰

十一月

佔領維也納

十二月

奧斯特里茲會戰

拿破崙使其家族和有功部屬等多人成為貴族

此年

拿破崙兼任義大利王

開始描繪大帝國的構想。

1806年(歲):三月

約瑟夫。

奔那帕特(拿破崙之兄)成為拿波里王

六月

路易。

奔那帕特(拿破崙之弟)成為荷蘭王

十月

耶拿會戰、奧斯特里茲戰後

佔領柏林

征服普雷茲盧

十一月

征服盧比克

佔領華沙

十二月

普魯斯克戰役。

1807年(歲):一月

拿破崙抵達華沙

二月

普羅休。

艾勞戰役

五月

攻陷當契希要塞

六月

佛里蘭多戰役

十月

派遣朱諾率領二萬兵力至西班牙

十二月

與西班牙軍合作

攻陷葡萄牙。

此年頒布米蘭勒令

凡是停靠英國諸港的船隻一律沒收。

1808年(歲):七月

將軍都彭投靠西班牙叛軍

十一月

拿破崙率領二十四萬大軍進攻西班牙

十二月

進入馬德里

知悉巴黎的陰謀

急忙返回巴黎。

1809年(歲):一月

西班牙戰爭告一段落

拿破崙返回巴黎四月

亞賓斯堡戰役、蘭茲福特戰役、艾格曲會戰

五月

佔領維也納。

阿斯佩倫戰役

七月

瓦格蘭戰役、茲南戰役

十月

締結聖布倫和約。

1810年(歲):一月

與約瑟芬離婚

四月

拿破崙與奧地利公主瑪麗-露易絲結婚

七月

併吞荷蘭。

1812年(歲):六月

開始莫斯科進攻戰

八月

斯摩稜斯克戰役

九月

波羅底諾戰役

拿破崙進入莫斯科

十月

拿破崙撤離莫斯科

十一月

貝雷吉那戰役

十二月

拿破崙返回巴黎。

1813年(歲):一月

拿破崙與羅馬教皇簽訂和約

五月

列堅戰役、布森戰役

六月

休戰

八月

德勒斯登會戰

十月萊比錫戰役

十一月

拿破崙渡過萊茵河

退回法國境內

兵力激減至四到五萬

拿破崙返回巴黎

十二月

盟軍渡過萊茵河。

1814年(歲):三月

瑪麗──露易絲和羅馬王逃離巴黎

民心背離拿破崙

四月

由達雷杭策動

元老院宣告廢除拿破崙的帝位

楓丹白露條約成立

五月

拿破崙被放逐厄爾巴島

路易十八世即位

九月

召開維也納會議。

1815年(歲):二月

拿破崙逃離厄爾巴島

三月

路易十八世任命布利恩為治安首長。

拿破崙在高爾夫──周安登陸

進入丘勒里宮

五月

制定二院制的議會政治

六月

滑鐵盧會戰

拿破崙離開馬爾梅遜

朝往陸許福

拿破崙退位

七月

拿破崙向英國投降

巴黎淪陷

拿破崙被載往聖赫勒拿島。

1821年(歲):五月

拿破崙去世。

1840年:十二月

拿破崙的遺骨被運回巴黎。

前言 拿破崙波拿巴是法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創立者

歷史上稱之為拿破崙一世。

他縱橫馳騁於歐洲戰場二十多年

指揮過將近六十次戰役

常常是以少勝多

以弱制強

多少次戰勝英國和歐洲封建國家組成的反法聯盟。

他的軍事實踐活動

對於資產階級軍事科學的形成和發展

產生過相當巨大的影響

後人稱讚他是「真正的軍事藝術的巨匠」。

拿破崙好像是一個傳教士

他是用刀劍和槍砲來傳教的

他走遍了全歐洲以宣揚「全國皆兵」的福音

結果

終於使這項福音成為所有深感困擾的歐洲人民的軍事教條。

拿破崙曾經這樣感慨的說:如果我和盧梭都不存在的話

這世界是否會比較寧靜?這個問題只能留待後人去判斷了。

第壹節生平背景一七六九年八月十五日

拿破崙生於科西嘉島阿雅克修城一個破落貴族家庭。

父親夏爾波巴拿曾獲法學博士學位

在該城任法律顧問

拿破崙有一個哥哥、三個弟弟及三個妹妹

僅靠父親薪金維持全家生活

家境比較清寒。

一七七九年

拿破崙不到十周歲

靠著科西嘉總督的幫助和貴族的特權

獲得法國王室獎學金

進入法國東部布里埃納的預備軍官學校學習。

從此

開始了這位未來法國統治者的軍人生涯。

拿破崙在該校就學六年

本來想當海軍

但由於母親不贊成

就選了炮兵專業

他學習勤奮

精心鑽研有關軍事的各種科學知識

奠定了自己軍事素養的基礎。

一七八四年十月

拿破崙在預備軍官學校畢業

被保送到巴黎軍事學校深造

在巴黎軍事學校中發現整個學校是那麼富麗奢華

曾向副校長陳情這種教育制度的害處

爾後在部隊如何適應艱苦的任務。

在第一學年結束時

由於學習成績優異提前畢業

取得炮兵少尉的軍銜

被派到駐紮在瓦朗斯的陸軍拉費爾炮兵團服役

拿破崙十六歲就踏進現役部隊

在見習期間他親身做過士兵所做的一切工作

獲得了基層工作的經驗。

一七八六年

因父親去世後家庭生活困難

拿破崙返回科西嘉島

清理產業

處理債務

幫助母親渡過難關

當他返回團隊後

意識到自己將以軍事為終身職業並決心將來要在政治上幹出一番事業

自己利用閒暇之時

閱讀了孟德斯鳩、伏爾泰和盧梭的著作

以及歷史上著名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和凱撒等人的傳記

由於勤奮學習

他在現役部隊中很快成了年紀最輕且有政治抱負而又精通炮兵業務的出類拔萃的軍官。

一七八九年

二十歲的拿破崙迎接法國大革命的來臨

他對當前統治階級一直有強烈的反感

於是便毫不猶豫加入共和主義的革命派。

當時許多職業軍人被指為保皇派而遭到放逐

拿破崙便在人才不足的情況下

嶄露頭角。

一七九三年

革命軍攻擊土倫要塞

拿破崙立下大功

因而被拔擢為少將

一七九五年他鎮壓巴黎暴動

被特任為國內軍總司令。

青少年時的拿破崙浮沉差別待遇、貧困、革命的激流中

現在終於幸運地攀住了浮木。

一七九六年

拿破崙以二十七歲的英年被拔擢為義大利軍團總司令

而躍登歷史舞台

八年後

三十五歲的他便當上法國皇帝

君臨法國與歐洲諸國

真可謂是英姿煥發的『旭日將軍』。

然而到了一八二五年

他卻在四十六歲的盛年敗於滑鐵盧

被放至聖赫勒拿島

在歷史上銷聲匿跡

其歿落之迅速

令人聯想到秋天的落日

可說是好景不常的『斜陽將軍』

其過程也是當今天人類一些軍略、軍事學家

始終要研究的。

做為一位天才領袖

拿破崙突破傳統

發明以局部優勢展開各個擊破作戰的命令戰法

而瞬間席捲整個歐洲

然而當戰場擴大時

卻暴露出鞭長莫及的缺點

最後敗於以具備獨立能力的戰略兵團展開組織作戰的訓令戰法。

茲簡述拿破崙一生

由盛而衰之過程:土倫之役

展現軍事天分: 一七九三年九月

拿破崙被派往參加圍攻土倫的戰役。

土倫由於反革命勢力的叛亂

被王黨和英國干涉軍所控制

城防十分堅固

港內還停泊著強大的英國艦隊

政府軍屢攻不下。

在圍攻土倫的戰役中

拿破崙在組織火力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並且在發動攻擊的決定性關頭

他身先士卒

擊潰頑強

佔領了制高點

隨即炮轟英艦

迫使英艦倉皇逃入地中海

一七九三年十二月十七日革命軍攻佔了土倫

該城叛軍只得投降。

拿破崙在這次戰役中嶄露頭角

第一次顯示了卓越的指揮才能

一七九四年一月

拿破崙破格提升為准將旅長

這時

他年僅二十四歲

成為法國革命軍中的一位年輕將領。

砲擊巴黎

開啟用大炮鎮壓城市暴動的先例: 一七九四年七月熱月政變後

拿破崙被關十四天

出獄後不被重視

而潦倒於巴黎

直到一七九五年八月

他才在最高司令部屬下一個地形測量部謀得職務

但在二個月後

拿破崙生活中發生了重大轉機。

一七九五年十月

政府頒布了維護共和制的新黨法

這使王黨對熱月黨人復辟君主制的希望落空

王黨立即在巴黎組織二萬人參加叛亂

此國內軍總司令官巴拉斯負責指揮鎮壓叛軍

但他不是一位軍人

面對緊急狀況束手無策

便任用土倫英雄

拿破崙為副總司令。

這時拿破崙指揮的軍隊只有六千人

他果斷地運用大炮轟擊王黨叛亂

暴民作夢也想不到在市街戰中會遭到砲擊

一下子便被拿破崙的一擊所消滅。

王黨被迅速平定後

拿破崙聲名大噪

隨即接任巴黎衛戍司令的職務

晉升為少將

從此

拿破崙平步青雲。

去實現征服歐洲的願望了。

第一次遠征義大利

名震歐洲: 一七九六年

為了解除英國和歐洲封建國家所組成的反法聯盟的威脅

法國政府派出三路軍隊攻打奧地利

北路和中路是主力

由著名將領茹爾丹和莫羅率領

沿美因河和多瑙河向維也納進軍

南路由拿破崙率領

主要任務是進攻義大利

牽制奧軍

以配合主力部隊。

二十七歲的拿破崙充分發揮了傑出的統帥才能。

一七九六年四月九日

拿破崙率領四萬三千名遠征軍翻越阿爾卑斯山天險

進入義大利

採集中優勢兵力

分割包圍

各個擊破

窮追猛打的戰略戰術

半月內六戰六捷

迫使撒丁王國簽訂和約之後

法軍又強渡波河

大敗奧軍

佔領首府米蘭

直逼維也納

奧國大為震驚

被迫媾和

同法國簽訂坎坡福米奧和約。

這是第一次使反法聯盟瓦解。

拿破崙在英姿煥發的二十七歲擔任義大利軍團總司令

為素有乞丐部隊之稱的三萬名疲弱士兵加入活力

使其轉身成為驍勇善戰的軍隊

不到二年便將義大利納於統制下

並擊破強國奧地利的老練軍隊

締下了空前的偉業。

進攻埃及

無功而返: 奧地利被擊敗後

只剩下英國繼續與法國作戰

為了打擊英國

迫使求和

拿破崙提出遠征埃及

切斷英國通向東方的道路

然後進一步奪取英王王冠上的明珠──印度的計劃。

一七九八年五月十九日

拿破崙派遣戰艦十三艘、巡洋艦十四艘、小型艦若干艘、輸送船四百餘艘

上面搭載將兵約三萬五千名(其中包括騎兵四千及砲兵三千)和學者及其他人員

總共五萬人

從土倫出發

於七月初在埃及登陸

先後佔領亞歷山大港和開羅城及埃及大部分的領土

但在八月初

停泊在阿布基爾港的法國艦隻被納爾遜率領的英國艦隊焚燬

此時

埃及人民又紛紛起來反對法國入侵者

當時

埃及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地

土耳其在英國的支持下派兵取道敘利亞

準備收復埃及

拿破崙為了先發制人

率軍進攻敘利亞

結果在阿克要塞遭到當地阿拉伯人民和土耳其軍隊的頑強反抗

被迫退回埃及

陷於兩難困境

且戰況陷入膠著狀態

在一七九八年

正當拿破崙遠征埃及時

英國聯合奧地利、土耳其和那不勒斯等國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

對法國展開了強大攻勢

英軍在荷蘭登陸

德意志境內的法軍敗退到萊茵河左岸地區

特別是蘇沃洛夫率領的俄奧聯軍把法國逐出義大利

拿破崙征服義大利的勝利果實全被丟掉。

且國內政局不穩定

王黨也加緊復辟活動

因此拿破崙隨即將埃及的部隊交給自己的部下

率五百人

四艘戰艦

偷渡地中海回國。

也因此結束了遠征埃及戰役。

霧月政變

奪取政權: 一七九九年十月

拿破崙到達巴黎後

就致力於推翻督政府的活動

他拉攏了五名督政官中的二名督政官羅歇杜科和西耶士

還有督政府的外交部長塔列朗及警察總督富歇等人

元老院中不少元老支持他

五百人院議長則是自己的胞弟呂西安。

此外

拿破崙還得到軍人的支持

銀行和工業也都來贊助。

終於在一七九九年十一月九日

即法國共和歷霧月十八日

拿破崙被任命為巴黎衛戍司令官後

就發動軍事政變

使用軍隊驅散議會兩院

推翻督政府

然後又糾集一小撮議會代表通過決議

把國家的政權交給以拿破崙為首的三人臨時執政(三頭政治)

而實際上拿破崙卻一人獨占了政權

霧月十八日政變使廷續十六年之久的拿破崙軍事獨裁統治確立起來

拿破崙曾得意地說:我的家譜是從霧月開始的。

這個獨裁政權起先稱為執政府

後來改稱為法蘭西斯第一帝國

即拿破崙帝國。

第二次征服義大利: 拿破崙執政後

面臨的首要任務是解除反法聯盟軍隊壓境的巨大威脅

他通過外交途徑

利用俄、英爭奪馬爾他島的矛盾

促使俄國退出反法聯盟。

同時

拿破崙向英、奧建議停戰媾和

但遭到拒絕

於是決定再次遠征義大利

打擊奧地利。

一八00年五月

拿破崙率領法軍第二次遠征義大利

這一次

他不是重覆他在一七九六年進軍義大利的路線

而是選取了另一條距離最短

但卻很難通行的路線

即繞道瑞士攀越阿爾卑斯山上號稱『天險』的大小聖伯納德山口

冒著隨時會發生雪崩的危險

沿著腳下就是萬丈深淵的羊腸小道

只花了七天時間

就翻越了阿爾卑斯山

進入義大利境內

實踐了他那句名言:任何小徑只要山羊能走過

就可以來迂迴敵軍。

我們從擔任攀越聖巴爾尼娜峰嚮導的當地農夫回憶說:「───來到有地獄谷之稱的危險地帶時

軍隊已無法動彈

可是一旦拿破崙出現吆喝一聲

精被力盡的士兵又恢復精神

站起來開始前進

每當面臨眼看無法攀越的險峻之地

他就在隊伍前頭喝馬前進

命令士兵吹突擊號、打進軍鼓

以激勵士氣

隊伍往往都能提振精神越過去

越過阿爾卑斯山的過程中

砲身全部卸下

放入挖空的圓木中

以人力扛負

有時搬運一門大砲動用一百人以上

砲車的車輪也分別卸下

綁在木頭上用肩膀扛著

彈藥類存放在橡樹製的箱子裏

由馬或人背負著搬運。

這一著完全出乎奧軍司令官的意料

法軍乘奧軍措手不及之時

攻佔了米蘭及熱那亞等地。

尤其在馬倫哥之戰

陷入苦戰中

但由於拿破崙站在陣頭指揮

遏止軍隊的崩潰

並運用巧妙的計策集結兵力

激發士兵不屈的鬥志

使戰勢逆轉

因而獲得完全的勝利。

此次征服義大利

前後經歷三十日

故又稱『三十日戰役』。

奧地利失敗後

拿破崙與沙皇保羅一世談判締結法俄聯盟。

這樣

英國陷於孤立

不得不同法國談判。

一八0二年三月

英、法兩國簽訂了亞眠和約

英國把它在戰爭期間奪取的領土交還給法國及盟邦西班牙和荷蘭

承認法國在歐洲佔領的領土

此時

第二次反法聯盟徹底瓦解。

一八0二年──終身執政

一八0四年──登上帝位: 亞眠和約的簽訂

使拿破崙獲得了一個短暫的和平時期

得以專心致力於加強和鞏固自己的政權。

他除了加緊對雅各賓派進行迫害和嚴厲地鎮壓王黨復僻活動外

在內政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強化中央集權;全國從上到下由集權的行政機關嚴格控制

而行政機關的統治權則由拿破崙一人獨攬。

中央和地方的高級官吏都由他任命。

創立全國警察特務系統:推行告密制度

使公民包括官員互相牽制和監視

並嚴格控制輿論

建立苛刻的書籍書報檢查制度。

恢復天主教在法國成為合法的宗教:拿破崙曾說:宗教對政府是有用的

應當利用宗教來感化人民。

沒有宗教

就沒有政府

精明的征服者是從來不同神甫爭吵的

可以迫使他們就範

又利用他們。

因此

天主教就成為拿破崙政權的支柱和思想統治的工具。

加強法制

頒布民法典(史稱拿破崙法典):這部法典肯定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把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

它還確定了農民在革命期間獲得的土地所有權。

這部法典也隨著法國軍隊的向外擴張

在佔領的地區和國家中推行過

對歐洲的封建秩序

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相當作用。

拿破崙在其生命的最後歲月中

曾回憶道: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四十次勝仗

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於這一切勝利的記憶

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

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改革稅收制度:拿破崙任命財政專家為財政大臣

健全貨幣制度

一八00年創立了法蘭西銀行

一八0一年成立了獎勵民族工業協會

實行關稅保護政策

向私人企業提供補貼

鼓勵採用新技術等等

這些為法國經濟的增長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由以上措施完成了軍事獨裁制度

又符合資本主義發展的要求

表明了拿破崙不僅是個軍事家

也是個能幹的政治家。

隨著內政及外交工作取得的卓越成效

拿破崙獨裁統治更加鞏固了

一八0二年八月二日

元老院宣布拿破崙為「終身執政」

並有權任命繼承人和修改憲法。

一八0四年五月

拿破崙修改憲法

宣布法國為帝國

並在他的授意下

元老院擁立他為皇帝

十二月二日

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受教皇庇護七世加冕

稱拿破崙一世。

嬴得歐洲第一名將榮譽的奧斯特里茨戰役: 亞眠和約只是暫時的停戰協

英法之間為爭奪歐洲和殖民地霸權的矛盾存在。

一八0五年四月

英國利用新任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反法的立場

聯合俄國組成第三反法聯盟

參加者還有奧地利、瑞典、那不勒斯等國

向法國推進。

一八0五年十二月二日

正是拿破崙加冕一周年的紀念日

法國同俄奧聯軍塹奧斯特里茨村會戰

沙皇亞歷山大和奧皇弗蘭西斯親自率軍參加戰役

法軍由拿破崙親自指揮(史稱三皇會戰)

在兵力上

拿破崙處於劣勢

但此戰役上其採取攻勢防禦戰略

部署正確

反攻及時

追擊組織好

會戰只經一日就結束了

法軍以死傷八千八百人的代價

斃傷聯軍一萬二千二百人

俘虜一萬五千人

繳獲一百三十三門大砲。

這一次戰役一舉摧毀了第三次反法聯盟。

征服普魯士──耶拿戰役

擊退俄軍──弗里德蘭戰役: 拿破崙在歐洲勢力不斷擴大

引起了許多國家的不安

於是在一八0六年九月

英國、俄國、普魯士等國結成第四次反法聯盟

這次是由普魯士首先發難

拿破崙決定在俄軍未能援助普軍之前

就給予毀滅性的打擊

他認為擊破在耶拿西北方的霍亨洛侯爵

將是勝利的關鍵

於是將砲兵推進至敵前附近的耶拿北方的蘭多格拉芬堡高地

想趁黎明時以猛烈的砲擊一舉獲勝

但該山地險峻又沒道路

而且在下著雨的黑夜拖拉沉重的大砲攀登陌生的山地

實在是難上加難。

雖然拿破崙十萬十急地催促

作業一點也無法展開

最後部隊哀聲說:不可能。

拿破崙的名言『對我來說

沒有不可能的字。

』便是在這個情況下說出的。

他親臨陣前指揮

軍團投入三萬人力火速開路

以繩子綑綁大砲

終於將大砲拉了上去

此一標高三百六十一公尺的高地

便是後世稱為『拿破崙高地』或『拿破崙兵陣地』的制高地點

拿破崙親臨陣地指揮成為決定性的一擊

普軍很快潰敗

僅在六天內就被法軍完全打敗了

此後

法軍長驅直入

於十月二七日

進佔了柏林。

正如德國大詩人海涅所描寫的那樣:『拿破崙呵一口氣

就吹掉了普魯士』。

拿破崙擊潰普魯士後

揮軍進入波蘭

向已經開到東普魯士的俄軍發動攻擊

一八0七年二月八日

法、俄兩軍展開了艾勞之役

由於雙方勢均力敵

戰鬥相當邀烈

拿破崙冒著生命危險

為了激勵士兵士氣

穩定軍心

鎮定自若地墓地上指揮

使得士兵們毅然地屹立在這個死神籠罩的地方

待命出擊

抵制了俄軍的猛烈攻擊

這次戰役

雙方損失慘重

不分勝負。

六月十四日

法、俄兩軍恢復戰鬥

會戰於弗里德蘭

拿破崙先派遣部隊前去偵察敵方陣地

待兵力整合完畢後

又將預備軍投入前線

命令全軍總攻擊

俄軍無法支撐

兵力三分之一被消滅

無法繼續作戰

開始撤退至梅美爾河畔的契吉特。

一八0七年六月

拿破崙和亞歷山大在尼門河中游上的豪華船筏中帳篷內會面

締結契吉特條約

第四次反法聯盟瓦解。

孤立英國的『大陸封鎖制度』未能成功進而加速拿破崙的沒落: 拿破崙眼見不能以軍事力量和政治力量勝過英國

便打算以經濟力量征服英國

於是在一八0六年十二月發出柏林勒令

封鎖歐洲大陸的經濟

當時英國經濟的基礎主要是以殖民地所發展出來的產業生產工業製品

向歐洲大陸輸出以獲得貿易利益

針對這一點

拿破崙發出柏林勒令:歐洲大陸諸國禁止與英國貿易。

沒收英國製品和英國殖民地產物。

停靠英國港灣的船隻

禁止駛入歐洲大陸諸國的港灣。

接著又在一八0七年發布米蘭勒令

逮捕並沒收出入英國商港的船隻。

此舉不但可以在經濟上打擊英國

還可以將英國逐出歐洲大陸的市場

由法國獨佔

法國可以藉此發展

並支配歐洲大陸的經濟

的確堪稱是雄偉的國家戰略

如果歐洲各國都服從拿破崙的政治命令

拿破崙就能夠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支配歐洲大陸諸國

實現他擔當歐洲帝國大君王的美夢。

但是現實卻不能像他所夢想那樣地發展

反而產生了反效果

因為歐洲大陸諸國的國民經濟

很依賴與英國的貿易

不能失去這種關係

因為:從西班牙、葡萄牙

乃至俄國等歐洲大陸諸國中

只有法國、瑞士、西德意志具備國民工業生產力

其他都是落後的農業國

例如普魯士、俄國、葡萄牙和北歐等

都向英國輸出農產物等初級產業製品

再由英國輸入次級產業(工業)製品

國民經濟依此維繫

如果斷絕這一層關係

歐洲大陸諸國經濟將會比英國更早崩潰

而且法國也沒有足夠的工業能力可以取代英國

因此大陸封銷令只會導致歐洲諸的經濟蕭條。

法國國內的商業資本家與產業資本家相對立

而且同樣是產業資本家

有的使用來自英國殖民地產物

與其他資本家利害相反

此外

砂糖、咖啡等消費品價格因而上漲

影響了國民大眾的生活。

總之

大陸封銷令

對所有歐洲大陸國家人民而言

形同苛酷的賦稅。

這個法令無視人民的需求

更令人怨恨。

所以大陸封銷是英國資本主義與拿破崙軍事力量的對決

結果歷經產業革命洗禮的英國資本主義

獲得最後勝利。

教訓第三次尋釁的奧利地: 一八0九年英淢又與奧地利組成第五次反法聯盟

奧地利一直找機會向拿破崙復仇

西班牙戰爭爆發時

便企圖乘拿破崙親率大軍西進之際

突然攻擊法國。

七月

雙方決戰在維也納附近瓦格蘭

由於拿破崙作戰前

先利用廣範圍藏匿

欺敵的策略

發揮很大的效果

及戰術運用得當

看出奧軍的戰面太廣

中央部分較為薄弱

決定突破中央

終於使奧軍大敗。

雙方在維也納的聖布倫宮締結和約。

也因此粉碎了第五次反法聯盟。

隔年

拿破崙還娶了奧地利公主路易絲為皇后

且與約瑟芬離婚。

由盛轉衰的侵俄戰爭: 拿破崙先後打敗了五次反法聯盟

在軍事上取得了極大的勝利

這些勝利的取得是有它的深刻必然因素。

但長期以來

拿破崙對歐洲列強的外交方針

是壓服普、奧

聯俄抗英

然而

同樣懷有稱霸歐洲野心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卻不願充當英國皇帝小伙伴的角色

極力向外擴張自己的勢力

並暗中恢復同英國的貿易

拿破崙不能忍受俄國勢力在土耳其的擴張和對大陸封鎖政策的破壞

把俄國看成是自己推行歐洲大陸霸權的主要障礙

於是決定進攻俄國。

拿破崙莫斯科進攻作戰和豐臣秀吉的朝鮮作戰一樣

都是不可行的

法國人民亟盼和平

將兵對戰事厭倦

而拿破崙的戰力

早在一八0七年對俄國作戰時(艾勞之役)就已經顯露不祥的前兆。

而最致命性的前兆

則是法國人民已經覺得「拿破崙不是為法國的光榮而戰

而是為自己的光榮而戰。

」因此

群臣反對

尤其身為拿破崙心腹的佛雪更是極力解說此舉的謬誤

但拿破崙斥責他說:你這位大人物曾幾何時變成了小人物?

這時的拿破崙似乎已失去觀察天下情勢的眼光。

不顧大家反對

於一八一二年六月

率領軍隊渡過涅曼河

侵入俄國。

九月七日

法、俄軍隊在距離莫斯科一百二十公里的博羅迪諾村激戰

雙方都遭到很大的損失

俄軍退卻

實行堅壁清野

回避決戰

保存實力的策略

九月十四日

法軍進入莫斯科

但莫斯科已是一座火光熊熊

幾乎一無所有的空城。

就這樣

拿破崙在莫斯科白白呆了五個星期

在政治上及軍事上都毫無作為

隨著寒冬來臨

法軍陷入飢寒困苦的絕境

十月十九日

拿破崙不得不下令撤退。

法軍在撤退途中

遭到俄國人民游擊隊的襲擊和俄軍的追擊

死傷累累

潰不成軍

十二月中旬

渡過涅曼河離俄境時只剩下二萬餘人。

此次戰役法軍死傷十二萬五千人

凍死與疲勞而死者十三萬二千人

被俘虜者十九萬三千人

合計四十五萬人。

巴黎淪陷

拿破崙被放逐到厄爾巴島: 拿破崙在俄國的潰敗

使歐洲力量對比發生急遽變化。

一八一三年

英國、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等國組成第六次反法聯盟。

十月十六日

拿破崙軍隊同聯盟軍在萊比錫展開了決戰

結果拿破崙大敗。

於十一月九日

返回巴黎

由於他的撤退

易北河、奧得河、窩塞河等要塞及守兵約十萬

全部落入敵軍手中。

這時內外情勢對拿破崙極為不利

如;拿破崙苦心經營的萊茵同盟已經崩潰。

盟軍丹麥及西北德意志被瑞典攻略。

荷蘭被英國、普魯士佔領。

拿波里王繆拉為拿破崙的部將

因功高成為米蘭王

但卻還想當義大利王

因而向盟軍示好

背叛了拿破崙。

進攻西班牙的英國威靈頓公爵

連破當地法軍

越過庇里牛斯山

侵入法國境內。

法國政府內企圖打倒拿破崙

國內保皇黨及共和黨的反政府運動白熱化。

聯軍於一八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占領巴黎

達到戰爭的目的

使得原先蟄伏在巴黎的政治內訌終於表面化

形成巨大的分裂

使皇帝拿破崙的權利為之瓦解

四月六日

拿破崙被迫簽署退位詔書

並被放逐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

在反法聯盟各國的扶植下

以新國王路易十八為代表的波旁王朝在法國復辟了。

滑鐵盧戰役失敗

終於結束了拿破崙的王朝: 波旁王朝復辟後

大批的逃亡貴族和僧侶返回法國

極力重建封建專制統治

要求歸還在革命期間被沒收的土地和財產

引起了廣大人民包括一部分資產階級的恐懼和憤怒

從而又開始重新懷念拿破崙。

拿破崙利用這一情況

於一八一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帶領保衛他的一千零五十名官兵逃出厄爾巴島

巧妙地躲過英國和法國的巡邏艦

三月一日在法國南部的儒昂港安全登陸

登陸後

迅速向西北前進

沿途受到農民的熱烈歡迎

波旁王朝得悉後

就派兵前去阻擊

但政府士兵遇到拿破崙時不肯開火

並且高呼「皇帝萬歲」的口號

歸順了拿破崙。

三月二十日

拿破崙進入巴黎

受到了幾十萬市民的夾道歡迎

而路易十八倉皇逃出

拿破崙又登上帝位。

拿破崙的再起

猶如晴天霹靂

極大地震動了歐洲各國

它們立即組成了第七次反法聯盟。

聯盟的成員幾乎包括所有的歐洲國家

兵力遠超過拿破崙的軍隊。

拿破崙認為在聯軍未聯合之前

先予以各個擊破

於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六日

在里尼之役打敗了普魯士的軍隊

但由於他的部下的貽誤

沒有將普軍澈底消滅

種下爾後的敗因。

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

拿破崙同威靈頓率領的英軍在滑鐵盧展開激戰

雙方爭奪異常激烈

損失慘重

法軍一再猛攻

曾突破英軍的中央陣地

但因兵力不足

未能擴大戰果。

正當英軍難以支持之時

得到普軍前來支援

形勢頓時大變

拿破崙把最後的預備隊投入戰鬥

然而

這時為時已晚

無法扭轉戰局了

拿破崙不得不率領殘餘部隊敗退

盡管雙方損失相差無己

然而對拿破崙來說滑鐵盧之敗已是最後的致命一擊。

一八一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拿破崙回到巴黎

次日

他宣布第二次退位

被流放到大西洋南部的聖赫勒拿島。

這一次拿破崙政權只維持了近百天

史稱『拿破崙百日王朝』。

拿破崙在聖赫勒拿島上住了將近六年

於一八二一年五月五日

因患胃癌死於島上

終年五十二歲

一八四0年

拿破崙的遺骸運回巴黎

安放在殘廢軍人院裡。

第貳節 重要戰役之成敗分析 第一次征服意大利

震驚歐洲: 拿破崙指導的意大利戰役

是決定當時法國命運的關鍵之一戰

此一戰役發生於十八世紀末葉

適值法國大革命之後

此際歐洲帝王組成反法大同盟

以維護王權為號召

對法國革命實行制壓與干涉

但由於民主潮流之所趨

再加以各國利害的不一致

反法勢力卒告互解

惟奧國此時仍為歐陸強國

而居於領導地位

與法國形成抗衡之局

於是法國政府為圖設法打破奧國之勢力

基於當時陸總裁卡爾諾之建議

於一七九六年

編成三個軍

企圖征服奧國

令朱丹率領八萬軍隊自萊茵河下游

莫洛率領八萬軍隊自萊茵河上游

拿破崙率領三萬軍隊自意大利

各自向維也納進擊。

當時奧軍亦以卡爾大公、烏龍澤、波里等三軍共計二十四萬人分途迎擊

法軍是以萊茵河方面為主作戰

意大利方面為助作戰(拿破崙負責)

結果主助互易

適得其反

於萊茵河之法軍被奧軍擊退

竟至一蹶不振

而拿破崙所率領的意大利軍反而以寡擊眾

連戰皆捷

最後攻抵維也納近郊

迫使奧國訂城下之盟

遂奠定法國雄霸歐陸達數十年之久的基礎。

當拿破崙奉命擔任意大利軍總司令官時

乃為年僅二十七歲的青年將軍

於一七九六年三月到達意大利北部尼西指揮所起

至一七九七年十二月凱旋巴黎止

為時雖僅年餘歲月

竟能蓆捲意大利北部

更進而衝破奧國中心

除小戰不計外

決定的會戰凡六

計有蒙特諾特之戰。

露地之戰。

洽司其古里昂之戰。

巴薩諾之戰。

阿爾克列之戰。

黎波里之戰

前後共俘獲奧撒聯軍十一萬五千人軍旗一百七十面

大砲一百四十門

綜合其至勝主因

實由於拿破崙戰術運用的巧妙

外交手段的卓越

以乃個人雄辯與人格的感召部屬使然。

茲以優勢作為與作戰戰術運用方面簡述如下;蒙特諾特之戰與露地之戰: 拿破崙這時的敵人

是沙場老將波里所率領的三萬八千名精銳奧地利軍

及二萬名聯合軍撤丁尼亞軍

總共六萬名大軍

相對地

法軍在兵數上才三萬六千名

而且飢寒交迫

士氣沮喪

落魄得像一批流浪漢

拿破崙離開巴黎時

被告以政府財政困難

只能供應兵員

無法供應金錢和物質

拿破崙回答說:我只要有兵就夠了。

於是懸賞

發表有名的阿爾賓葛演說(同志們!

你們食無麵包裹腹

穿無衣物蔽體

窘迫得無帳篷避雨

在洞窟內枕鎗而眠

只一心一意為祖國而戰

雖然如此

法國政府對你們這種值得歌泣的勇氣與貢獻

卻沒有任何回報

不過

從今天以後就不同了

我將帶領諸位去攻擊地球上最豐富的倫巴底平原

那兒廣無邊際田園中的豐碩果實中

以及繁華都市內堆積如山的金銀敗寶

都將任你們享用。

同志們!

你們現在飢寒交迫

不過

只要和我再忍耐一下子

跟我一起前進

我們所到之處

就有幸福、榮譽和富貴在等著。

同志們!

發揮你們的忠誠與勇氣吧。

)並支付士兵薪資

為軍隊注入活力

憑藉其卓越的統率力

使它蛻變為一支百戰百勝的精銳部隊

拿破崙帶領它深入敵人的內部

此時拿破崙的作戰構想如下:敵人從正面廣闊地展開

而且是奧地利和撒丁尼亞二國聯軍

可以針對此弱點

瞄準其接著部位

從中央突破

予以切斷。

將被切斷的敵人各個擊破。

將我軍戰力徹底集中於決勝點。

四月初

敵方的情況為撒丁尼亞軍色巴附近構陣

奧地利軍從亞歷山德分為二支

開始南進

主將波里親自率領七千名左縱隊

往塞諾巴進擊

塞諾巴港停泊著尼爾遜所指揮的英國艦隊。

四月十一日

只有一千二百名兵力的蒙特諾特南方雷基諾山守備隊指揮高蘭上校傳來情報;此地遭到約九千名敵人攻擊

目前正在堅守陣地。

拿破崙立即展開攻擊

於隔日十二日拂曉

率領主力一萬六千名

急襲敵軍西側背

將之擊破

並將敵軍戰線從中央切斷

接著擊潰奧地利軍。

且立即調回轉

於十七日從東、南包圍攻擊撒丁尼亞軍

將其擊破

二十八日

迫使撒丁尼亞政府投降後

毅然施行大追擊

並將奧地利軍隊逐出國內

直到遠敵國境。

據說戰敗的波里將軍曾抱怨說:拿破崙不按牌理出牌

所以很難對應---。

拿破崙不做戰前的機動戰略

反而忽然突進至敵陣的中央。

此一戰役

是拿破崙擔任統帥的第一戰役

他多年研究的革新戰法(不依賴決戰戰略

各個擊破

而施行大追擊。

)奏下奇功

終至席捲全歐。

一七九六年四月

在法、義境皮德蒙平野的蒙特諾特會戰中

拿破崙軍擊破優勢的奧地利軍

並繼續追擊

通過敵軍嚴陣以待的巴倫查

在其下游約八十公里處的帕辰察

急速渡過河

五月十日抵達露地

前方的阿達河只有一座木橋

河寬十公尺

長二百公尺。

河的對岸有奧軍步兵一萬二千名

騎兵四千兵

大砲三十門

將所有火力集中指向這座橋

拿破崙卻打算以密集大縱隊突破這座橋

當時法國將領均認為不可能

拿破崙卻說:法語中沒有

「困難」這個字。

他以其辯才激勵將兵的自信

對他們道:弟兄們前進吧!

我們向死地突進。

拿破崙首先發動所有砲兵

集中轟擊對岸的敵軍步砲兵

親自站在槍林彈雨下直接指揮二門大砲

士兵見總司令站在陣前

士氣大振

勇向前進拿破崙先密令騎兵一隊由上流三英里處徒步渡河

以襲擊奧軍側背

並將砲兵排列於河岸待命射擊

再於河流沙洲之叢草中

潛伏狙擊兵

使其待機而動

五月十五日黃昏

暮色深重

四周沉寂之

奧軍右側突起隆隆砲聲

喊聲劇作

黑煙捲處

奧軍旌旗開始動搖

拿破崙認為戰機成熟

遂向所有砲兵與在河洲之狙擊兵發出信號

使其開始猛烈射擊

同時吹奏雄壯的總攻擊號音

六千人的突擊縱隊

奮然開始向橋上突進

雖經瞬間戰鬥

法軍積屍纍纍

佈滿橋上

然當此情況危急之際

拿破崙即自動揮舞軍旗

躍身危橋陣頭

大聲呼喊:跟你們的將帥來!

於是勇將之下無弱兵

全軍奮戰

一再突進

遂將敵陣中央突破

縱橫蓆捲

大破奧軍。

此場戰役獲得奇蹟式的勝利

敵方的損傷甚為慘重

法軍的死傷卻意外地少

法軍士氣沖天

拿破崙得到部下完全的自信

他一世的偉業便在此時奠下了基礎。

拿破崙似乎是在露地試騇自己的運勢

他曾坦然地說:蒙特諾特戰後成功地達成革新戰法

使我獲得自信

但是

還不曾令我覺得自己是那麼偉大

但在露地的突擊戰

卻第一次讓我覺得自己並非平庸之輩。

巴薩諾之戰: 奧軍為雪前恥

仍以烏龍澤為將

發動五萬五千大軍

擬與曼特霸城守軍二萬相策應

再度攻擊法軍

以期給予最後的打擊

時值九月上旬

奧將烏龍澤分兵二路

以部將達比奇領兵二萬五千

扼守的洛爾之羅貝特險要地區

自率主力三萬兵力

由巴薩諾方面南下

當時拿破崙適在貝隆納

其兵力僅三萬

顯然復陷危境

就常理而言

應感進退維谷

但拿破崙則用顛倒正面的奇襲迴旋戰略

即先突破羅貝特之險要

然後移兵直衝巴薩諾方面南下的敵軍背後

因之下令所屬法軍由加塔湖兩岸北上

利用夜暗

如颶風疾馳

於九月四日拂曉前

直衝羅貝特之堅固陣地

經勇猛奮戰卒擊破所在奧軍

俘敵兵七千

大砲二十門

繼而再急進約二十五公里

翌日五日

進佔特倫特府

並立即展政治作戰

告誡平民

如彼等不違抗法軍

法軍亦決不侵擾平民

且決加保護

於是當地平民果然安堵如常

各安生業。

烏龍澤這時已率領奧軍主力由特倫多出發

渡布倫塔河谷

往巴薩諾方面方面南下

拿破崙試圖從背後追擊烏龍澤

於是命令鮑波亞師團自北方的拉比斯追擊前面的達比特維奇軍

親自率領馬塞納、奧日羅師兩師團

往東南急趨布倫塔河谷

以往不曾有有過突擊敵軍背後的戰例

這完全是拿破崙式的革新戰法。

烏龍澤趕往援助孟特霸要塞

拿破崙判斷奧軍戰敗必退卻

便火急驅策部隊

奧軍一心以為敵軍會從前面逼近

沒想到背後突然遭受奇襲

連沙場老將烏龍澤也驚慌失措

而逃入孟特霸要塞。

阿爾克列之戰: 奧地利政府對軍隊再三的戰敗

並沒採取懲罰的措施

反而再編整新軍

擺出意圖反攻攻擊的態勢。

拿破崙此時兵力僅二萬

一方面向本國政府要求增援

同時憑其辯才激勵將兵

此外

還發揮外交手腕

結交羅馬教皇及意大利諸侯

以擴大勢力

斷絕後顧之憂

為往後的大計做準備。

但是法國政府對拿破崙創下過高的戰果和遽增的權力

深感嫉妒與不安

因此既不派援兵

也不採納他的外交建議。

但拿破崙並不屈服

他認為法國必永久佔領義大利

於是決定不仰賴政府

要憑藉自己的雙手來實現

便組合米蘭、摩德拿等諸侯

成立西沙爾賓共各國

親自掌握行政權

徵召士兵編成國民軍

以確實佔領義大利

並謀求軍隊的自我生成。

奧地利無論如何也要奪回義大利(原屬於神聖羅馬帝國

現是奧地利的領土)

於是又編成五萬名新軍

由名將阿爾文奇領軍

進攻意大利。

阿爾文奇的策略如下: 達比特維奇將軍指揮二萬名兵力

自特倫多方面南下。

親率三萬名兵力

抵達波特那附近之後

再與達比特維奇軍和孟特霸軍策應

以發揮絕對優勢

集中攻擊四萬名拿破崙軍。

拿破崙的策略如下: 以一萬名兵力圍攻孟特霸要塞。

令鮑波亞師團以一萬名兵力攻擊在特倫多附近的二萬名達比特維奇軍。

親率二萬名兵力

攻擊三萬名阿爾文奇軍主力。

在布倫塔河畔上

拿破崙所率領的法軍

在血戰後

戰敗了

且失去了二千多名士兵

另外在特倫多方面的鮑波亞師團也在羅貝特附近敗北。

因此

全部態勢陷於不利

尤其威脅到後方聯絡

就連拿破崙也不得不退卻至卡迪耶洛

而集結於貝隆納。

連戰連勝的拿破崙也有戰敗的時候

將兵莫不士氣大落

顏面盡失

然而

拿破崙卻不因此屈服

十一月四日

拿破崙再度發布退卻命令

此時連日來的暴風雨已完全歇停

月光特別皎潔

相較之下

將兵的臉色顯得陰沉多了

他們無精打采地走出西門

但就在渡過愛奇河的當時

拿破崙卻高聲命令全軍調頭

渡過河的南岸

向東急行

行走二十五公里

抵達倫科

眼前已架好長達一百二十二公尺的軍橋那是拿破崙悄悄命人趕造出來的。

而且

他還從孟特霸攻圍軍中悄然抽調約三千的兵力

以防守貝隆納

強固迂迴軍的背後

全軍士氣為之一振。

十五日清晨

拿破崙令馬塞納進擊左方的堤防道

奧日羅進擊中央的堤防道

以奇襲前往貝隆納的奧軍背後。

但馬塞納在堤防上遭到阻撓

奧日羅也無法渡過阿科拉屇方的橋樑

攻擊全告失敗

拿破崙此時只有拚死以赴

他策馬至陣頭

對兵高喊說:「露地的勝利者

跟隨著你們的將帥!

」一馬當先衝入敵陣

然而座騎卻此刻暴斃

以致拿破崙陷入泥濘中

差點就落入敵軍手中。

拿破崙襲擊奧軍背後的策略終於沒有成功

再退至愛奇河西岸。

十六日清晨

拿破崙大致以前日的部署

再次渡過愛奇河前進

馬塞納從左方的堤防趨向巴佛亞

奧日羅由中央堤防向阿爾列克再次攻擊

勝負未定

黑夜便告來臨

拿破崙決定十七日從阿爾奔奴河左岸發動攻擊

當夜立即著架橋

並將主力撤退至愛奇河西岸。

十七日清晨

馬塞納師團自正面攻擊阿爾列克失敗

奧軍乘勝渡過愛奇河

突進至倫科

但是

法乘此突進部隊孤立之際

加以圍剿擊滅。

此時

奧日羅來到愛奇河東岸

渡過阿爾奔奴河軍橋由側面攻擊阿爾列克

但遭奧軍頑強抵抗

兩軍都疲憊不堪

連阿爾文奇也有氣無力地說:不能再戰下去了。

然而拿破崙的精力卻不曾稍減。

午後三時左右

拿破崙召集五十名騎兵

帶領位號兵悄悄潛入奧軍背後

突然吹起突擊號音

奧軍以為法軍騎兵大隊來襲

引起一陣混亂

馬塞納及奧日羅兩師團乘機一齊發動突擊

然後又和前來援助的雷格奈哥守軍一同攻擊

自阿爾奔奴河兩岸逼迫敵軍

下午五時左右

終於佔領阿爾列克

拿破崙因『堅持最後五分鐘』

而獲得勝利。

戰敗的奧軍往帕辰察方向撤退

阿科拉血戰長達三畫夜七十二小時

雙方死傷各約一萬名

日後

拿破崙在緬懷此場戰役時感慨說:自古以來從沒入何戰役像阿爾列克戰役那樣

為爭勝負而如此堅持到底。

拿破崙軍在逆境熬練

逐漸成為真正的軍隊。

黎波里戰役(三日野戰

聞名於世): 一七九七年元月中旬

正雨紛紛

寒風蕭瑟之際

奧將阿爾文奇王度率領新軍四萬五千兵力

兵分三路

其主力三萬由的洛爾方面之黎波里南下

拿破崙則以一部對抗巴薩諾及巴多亞方面之奧軍

自率法軍主力二萬五千

以疾雷閃電之勢

向黎波里方面急進

乘雪夜奇襲奧軍營地

敵軍尚在睡夢中

出其不意

予以奮戰猛擊

大破奧軍主力

法軍巨砲彈無虛發

奧軍積屍纍纍

滿佈山野

拿破崙當日乘馬

亦有三匹馬中彈死亡

其激烈概可想像

旋又急派勇將馬塞納向曼特霸東方

側擊另一敵軍

使其歸於潰散

此役奧軍被俘二萬五千

傷亡六千

擄獲軍旗二十五面

大砲六十門

曼特城守軍一萬五千隨即向法軍投降

拿破崙僅允許烏龍澤老將率徒步兵五白人

馬二百匹

大砲六門

揮展軍旗出城

退歸奧國本土

以示寬容而全名節。

自茲以後

意大利之天險盡入拿破崙之手

此後正可揚威奧國

直趨維也納首都

迫作城下之盟。

贏得歐洲第一名將的奧斯特里茲戰役: 一八0二年三月

英、法兩國簽訂了亞眠和約

但亞眠和約只是暫時的停戰協定

英法之間為爭奪歐洲和殖民地霸權的矛盾依然存在。

一八0三年五月

英法之間戰爭又起

拿破崙把大批軍隊和艦隻結集在布倫港

積極準備渡海進攻英國

英國面臨著法軍入侵的威脅

一八0五年四月

英國利用新任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反法的立場

聯合俄國組成第三次反法聯盟

參加者還有奧地利、瑞典、那不勒斯等國

聯軍迅速的法國推進

拿破崙得知同盟之事

便放棄在英國登陸作戰的念頭

決定先攻擊奧地利和俄國。

一八0五年十二月二日

正是拿破崙加冕皇帝一周年的紀念日

法國同俄奧聯軍在奧斯特里茲村會戰

俄奧聯軍共有八萬二千人

沙皇亞歷山大和奧皇弗蘭西斯親自參加戰役

法軍六萬五千餘人

由拿破崙親自指揮

幾乎所有元帥都在場(史稱三皇會戰)。

拿破崙的戰略部署: 放棄戰略高地: 普拉欽高地是位於琉恩與奧斯特里茲之間的戰略要地

在此作戰

先取得高地才可制勝

這是兵學常識

但拿破崙卻故意放棄它

讓聯軍獲得此地

以誘敵軍主力至法軍右翼

而陷入沼濕地帶

很難展開戰鬥行動

尤其是砲兵的進擊。

以攻勢防禦: 亦即當敵方主力往法軍右翼正面移動時

乘其戰線延伸而變得薄弱之際

轉為攻勢

突破其中央

予以切斷

再包圍敵方主力

將之擊滅。

因此

拿破崙在總兵力上居於劣勢

可是到最後決戰時

在右翼

他以一萬人的兵力牽制著聯軍四萬人

並果其所料敵人會企圖截斷法軍去維也納的退路

便將計就計

故意調開左翼

而在普拉欽高地上則集中近六萬兵力

對付被引入包圍圈的近四萬聯軍

形成優勢

然後用大砲轟擊被困的聯軍

聯軍企圖越過特爾尼和查特坎尼之間結冰的湖泊和沼澤逃走

但是冰塊為法國炮火所擊碎

盟軍有一萬多人溺斃

這時盟軍已呈潰散狀態

奧斯特里茲會戰的勝負已定

盟軍大部分退至奧苗茲

一部分逃往匈牙利和梅鍊

拿破崙緊追不捨

將其擊滅。

盟軍的損失包括死傷一萬五千

二萬被俘

失去軍旗四十五面

大砲一百八十六門

法軍的損失則為死傷六千五百

拿破崙還預備有近衛師團等一萬餘名尚未參戰。

十二月二十六日

奧地利與俄國之二皇求和

奧地利並與英國斷交

簽訂布雷斯條約

割讓威尼斯等地給義大利王國

承認拿破崙為義大利王

支付五千萬法郎的賠款

奧利地多年來在義大利努力經營都成了泡影。

奧斯特里茲戰役一舉摧毀了第三次反法聯盟

它是拿破崙戰爭中最輝煌的一次勝利

也使拿破崙贏得歐洲第一名將的榮譽

拿破崙自己說:這一仗打得實在最好

同樣的仗我曾打過三十次

但是

並無一次比得上這一次。

一八0六年一月

在巴黎

人們以盛大儀式迎接著拿破崙的凱旋歸來

在倫敦

人們在一片哀樂聲中為反法聯盟的主要組織者

英國首相小威廉。

庇特舉行葬禮。

奧斯特里茨戰役中俄奧的慘敗

使得庇特心力交瘁

一病不起。

臨終前他要人取下掛在牆上的歐洲地圖

並說:捲起來吧!

今後十年不需要它了。

庇特的預言沒有錯

隨著法國軍事上的勝利

拿破崙隨心所欲地重新繪製歐洲地圖了。

此戰役後

他佔領那不勒斯王國

任命長兄約瑟夫為國王

把巴達維亞共和國改為荷蘭王國

任命二弟路易為國王

迫使奧地利皇帝放棄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

在德意志南部和西部建立由二十一個邦國參加的萊茵同盟

由他本人擔任同盟的保護人。

最後覆亡的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戰役自一八一五年三月一日

拿破崙自厄爾巴島脫逃起

至其於六月十八日下午在滑鐵盧附近戰敗止

為時四個月而已。

拿破崙一八一四年因企圖征服全歐洲而被迫放逐到厄爾巴島。

而繼拿破崙遜位之役的波旁王朝既不明智又無效率

法國人民很快便感到不滿

看到有機會重登皇位的拿破崙

一八一五年三月二十日回到法國

從事其最後一次的大睹博

他在巴黎受到勝利的接待

路易十八世則逃亡至比利時。

拿破崙的再起

猶如霹靂

極大地震動了歐洲各國

它們立即組成了第七次反法聯盟

由英國、普魯士、奧地利及俄國所組成。

盟軍之軍力部署: 盟軍在七月初為止

由威靈頓指揮的英國、荷蘭聯軍約十萬在荷蘭;布魯赫爾指揮的普魯士軍約十二萬在那慕耳附近;巴克萊指揮十七萬俄軍在萊茵河中流域;西爾瓦層堡指揮奧地利軍二十五萬在萊茵河上流地域;奧地利、薩丁尼亞聯軍約六萬在義大利北部各自集中

採取向巴黎做向心式進擊的態勢。

法軍之軍力部署: 拿破崙最初採守勢戰略

企圖在國內將侵入的敵軍各個擊破

後來看出盟軍的準備遲緩

便打算制敵機先

先各個擊破英軍與普軍。

於是

將軍隊做以下的配備:將各約二萬的軍隊配置於麥次附近

法國與義大利國境、法國與西班牙國境、羅亞爾河南方的海岸方面

以施警戒;主力約十三萬、大砲三百七十門秘密集結於法與比利時境附近的桑布爾河南岸的波蒙附近。

里尼戰役: 拿破崙試圖乘英軍與普軍相隔六十公里之際

切斷兩軍

將普軍各個擊破

於是在查力瓦一舉擊潰其前進部隊

趨至里尼。

二軍的對策:拿破崙將近衛兵團及其他諸兵團集結於查力瓦

並將格魯西的軍隊配置在右前方列日街道上的佛里爾士

以對抗普軍。

將涅軍五萬配置在左前方布魯塞爾街道上的法拉斯奴附近

以對抗英軍。

而盟軍將普魯士軍在里尼附近迎擊拿破崙;英國前進至庫瓦拉。

布拉

在此集中兵力迎擊涅軍

進而援助普魯士軍。

戰鬥開始

拿破崙命令涅軍迅速擊破前面的敵軍

轉進至里尼方面

攻擊普魯士軍西側

而拿破崙軍奮戰不懈

例如凱拉多軍雖被擊退三次

但在砲兵射擊的支援下再行突擊

終於佔領里尼一角

然後在猛烈的砲火下展開激烈的村落戰

戰勢混亂

無法斷定勝負。

艾倫兵團延誤戰機:艾倫軍團因是涅軍的預備軍

配置在後方無所是事

突然想到剛才拿破崙曾命令涅攻擊普魯士軍側背

因此當其察知在里尼戰線的拿破崙陷入苦戰

便自做主張前來解圍

但是它原本應該朝向里尼

卻錯往佛里爾士而來

以致造成拿破崙的困惑

就在拿破崙面臨重要決戰時刻

而艾倫軍團卻已化成了遊兵了。

普軍落敗:拿破崙決定在中央正面尋求最後的決戰

首先發動猛烈的砲擊

並乘大雨一齊展開攻擊

近衛軍團由朝向里尼方面的斜坡奔馳而下

與凱拉多軍團突擊敵軍側面

騎兵軍團則襲擊敵軍正面

普魯士軍因大雨無法辨認法軍的行動

以致陷入苦戰

其左翼雖然展開反攻

但為時已晚

無法發揮戰果。

終於戰敗而逃

但拿破崙並沒有像以前那樣

自己在前頭追擊

而後退回佛里爾士的大本營。

部將擅自行動未一舉擊滅英軍

且讓普軍順利退至瓦布爾

而埋下滑鐵盧戰役澈底失敗:十五日

涅軍接獲拿破崙之命令

攻擊庫瓦托。

布拉

但他判斷敵軍太過龐大

便停留於法拉斯奴附近

事實上十五日

在庫瓦托。

布拉的英軍才只四千名左右

涅軍如果攻擊

可以立即將其擊潰

由於涅軍的遲疑

使得英軍兵力已經多達七千人

而且威靈頓聽到急報親自率軍趕來

英軍兵力終於超過涅軍的二萬

而多達三萬

於是形勢逆轉

涅軍始終無法攻克庫瓦托。

布。

此時拿破崙在那慕爾街道擄獲普軍的大砲八門

又接獲情報說在簡布爾發現普魯士軍

便判斷普魯士軍往東方撤退

命令格魯西帶領兵力三萬五千和大砲九十六門追擊

但由於格魯西對此次的追擊不太有勁

前進的速度非常緩慢

無法掌握普軍的行動

當得知普軍已往瓦布爾方向退卻時

已為時太晚。

十七日

拿破崙率領主力來到涅軍

叱責涅攻擊太慢

然後立刻展開攻擊

企圖捕獲、擊滅威靈頓軍

但威靈頓早一步撤退

使其無法達成目的。

滑鐵盧戰役: 英軍的配備:英軍於十七日夜集結於布魯塞爾南方約十六公里的滑鐵盧

該夜獲得普魯士軍即將來援的消息

士氣為之一振

十八日

在莫桑強的高地佔領防禦陣地

此陣地以布魯塞爾到查力瓦大街道為中心

在其左右的高地上

陣前有小河橫流。

威靈頓判斷法軍的主攻擊會向陣地的右翼

便在此配備自己的心腹軍隊三十一大隊

左翼方面則配置德意志、荷蘭、比利時等盟軍二十四大隊

砲兵推進至步兵線前方的高地邊緣

一直到可以直接俯射擊敵軍的戰線為止

同時在陣地正面分散開來

而陣地西方要點的布倫。

拉爾村則配置步兵十二大隊。

以上陣地的正面幅寬約四公里

此外

在陣前有圍牆可以做為據點的農家

亦配一部分步砲兵

以阻撓敵軍攻擊。

由以上的配備來看

威靈頓有鑑於拿破崙拿手的戰力在於砲兵的集中火力與騎兵襲擊。

拿破崙軍的配備:他很輕視威靈頓

勝算在握

甚至認為進入布魯塞爾向市民布告聲明書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因此他不是擔心戰爭結果而睡著

而是怕威靈頓不戰而逃。

拿破崙的攻擊部署非常簡單

其方針為以一部分兵力攻擊敵方陣地左翼

將敵方兵力牽制於此方面

再以主力突破敵方陣地中央。

拿破崙軍的總兵力約七萬二千

其中步兵為五萬七千

騎兵一萬五千

大砲二百五十門。

拿破崙以乎不想包圍敵軍

企圖做純粹的正面攻擊

所以將作戰面縮小至三千五百公尺

每一公尺有二十人的密度

以強化突進威力

此種密度為奧斯特里茲戰役和耶拿戰役的三倍

對拿破崙來說

是種新的嘗試。

大戰四回合:十八日早晨

幾天來的雨仍未歇止

兩軍都冒著雨走出露營的帳篷

開始整編部隊

上午九時左右

雨終於停了

但是仍為昏暗的陰天

兩軍已經可以彼此看到對方

戰意逐漸升起。

第一回合:拿破崙激勵前線的將兵後

策馬至羅宋的山丘上

觀察戰場全勢

然後命令左翼軍團前往攻略佛哥蒙的前進陣地。

法軍首先以一百二十門大砲射擊

英軍也以四十門大砲射擊回應

經過激烈砲兵戰之後

拿破崙么弟傑隆的師團展開突擊

立即佔領果林南端

乘勢迫近農園西北部的圍牆時

遭到來自圍牆上槍眼十字火的攻擊而受挫

威靈頓乘命令預備隊的四中隊逆襲

傑隆師團遂後退約五百公尺。

拿破崙之所以命令攻擊佛哥蒙

是為了壓制會從側面妨礙主力攻擊的敵方陣前據點

但血氣方剛的傑隆卻貿然前進。

軍團長雷耶見狀

立即投入一萬二千兵力

在猛烈的砲火支援下

強行攻擊

英軍死命防守

經過一天的激戰

終於又落入法軍手中

此戰役中

英軍的布蘭希維公爵戰死

父子二代都死於對拿破崙的戰役中。

佛哥蒙陣地是前進陣地

攻防兩者都不宜投入大部隊展開決戰

防者只要達到妨礙敵軍

如果沒辦法做到

就以部分兵力封住敵軍的動勢即可。

但是戰況卻有意外的發展

法軍被吸住計畫之外的兵力

英軍蒙受預想不到的損傷

在前進陣地的攻防上

兩軍都告失敗。

但是

在序戰中擊碎常勝軍的第一擊

卻提高了威靈頓軍所有將兵的士氣

並且在拿破崙及所有將兵心中投下不祥的陰影

造成會戰勝負極大的影響。

第二回合:拿破崙決在下午一時左右對敵軍中央實施第二回的攻擊

他命令八十門的砲兵在拉。

貝爾。

阿里安斯的前面及東側奪取陣地。

此時拿破崙在東方約七公里處的夏貝。

桑。

蘭貝附近

發現可疑的黑點

分不出是樹林

還是軍隊

於是便派遣都蒙將軍率領三千名輕騎兵前往察看

獲得報告說:是軍隊

而且不是格魯西的軍隊

是普魯士的比洛所率領的三萬軍隊!

拿破崙急忙增派羅伯所率領的第六軍團

合計為一萬

以阻止比洛軍

為了在這段刻急速擊破當面的敵軍

命令勇將涅攻擊敵軍中央及左翼

涅在八十門大砲的支援射擊下

令二萬名的艾倫軍團的每個團採取正面二百人

縱深二十七列的密集隊形

一舉攻擊敵軍的前進陣地

攻略了拉耶與巴布羅

壓制了拉耶聖

突入主陣地

但英軍奮戰不屈

使攻擊無法奏效

戰鬥淪為休止狀態

只有西方的佛哥蒙依然持續著爭奪戰。

第三回合:拿破崙決定傾其得意的砲兵與騎兵所有戰力

一決勝負。

午後三時三十分左右

命令涅指揮一萬名大騎兵團經拉耶聖和佛哥蒙的中間地區

朝莫桑強突擊

並命令砲兵將陣地變換至拉。

貝爾阿里安斯西方

加以協助。

砲兵首先砲擊拉耶聖

引發火災

涅將一萬名騎兵分成二十 參考資料 http://www.mtp.idv.tw/newpage???}?[.htm
1.拿破崙比較擅長的是內線作戰 大部分都以少勝多 他自認熟讀了八十多部戰史 加以融會貫通2.比較有名的像 三皇會戰3.最慘的莫過於 打俄國了 但犧牲的官兵 卻絕大多數不是法國子弟兵 而是拿破崙裹脅來的部隊

點召|替代役|義務役|入伍|飛官|莒光日|兵役|砲兵|緩徵|忠烈祠|傘兵|常備兵|成功嶺|蛙人|裝甲兵|班長|旅長|步兵|憲兵|空軍|連長|排長|海軍陸戰隊|國防部長|徵兵制|免役體位|女兵|免役證明|陸軍|退伍|募兵制|新兵訓練|國民兵|後備軍人|逃兵|志願役|營長|體檢|

奇多英雄聯盟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1203331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玩樂天下 的頭像
玩樂天下

玩樂天下

玩樂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